ATS是一種團體即興為主要風格的舞蹈,多數對ATS有基本概念的舞者相信都知道這點,
但,
「那不就都隨興亂跳了嗎?」「不是很亂嗎?」

諸如此類的疑慮也相應而生,尤其是剛接觸ATS的舞者們,往往免不了有這樣的質疑。

想當然爾,也有一套標準的答案「要培養默契啊。」「要經常跟同樣的伙伴練習啊。」
但習練ATS多年,有時也不免產生疑惑,更遑論剛接觸的舞者。
「練來練去,好像就是那幾個動作練來練去?」「如果都是即興,那麼這首音樂和那首音樂,有什麼差別?」

因此我想,我們是否應該來清楚界定「什麼是即興?」

噢,想當然爾,一定會有個答案告訴我們:即興就是不編舞嘛。
真的是這樣嗎?
又或者說,真的「只是」這樣嗎?

如果不是,那,到底什麼是即興?

我想,即興是一種因應氣氛、環境、以及現場狀況而產生的表演方式。
比方在某一次為了愛奇兒的義演場合,
我看到街舞團體裡的舞者一個轉身旋到小朋友面前,
跟他握了手,敬個禮後又倏忽轉身後退,小朋友笑得好不開懷;
而某一次,我的手腕被同伴敲到,因此指鈸脫手飛出,掉到背後的地板上,
於是我抓住某個空檔作了個蹲下的動作,趁機撿了指鈸。

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即興其實是一種氛圍,是一種感覺,而不是一種既定的格式。

所以,如果我說即興並不完全等於「不編舞」,並不是一種必然的表演方式,應該是可以成立的。

那麼,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有兼顧即興又有確定內容的演出?
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街舞舞者會轉身去跟小朋友握手?因為他看到小朋友。
那他為什麼會在那個時間轉身?絕對不是等到音樂出現才轉,一定是在音樂出現前就準備好的。
那為什麼他會在那之前就準備好要轉?當然是因為他知道,「接下來有個適合轉身的音樂段落」。
那為什麼他會知道?因為他一定很熟悉整首樂曲。

推論到這裡,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即興必須有兩大要素,
「因應當下氣氛而產生的臨場反應」,以及「對音樂高度的熟悉」。

當下的臨場反應和變化,我們就暫且不談,因為變化千萬種,我們沒辦法一一舉例。
但是對音樂高度的熟悉,這是所有舞者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功力。
我們先想想,一般過去習舞,老師往往是教我們一小段,練熟以後才接著再教一小段,
練習到後來,只要音樂一放,我們自然會知道「這段音樂要配什麼動作來跳」,
甚至也哼得出接下來的音樂段落、自己也可以一面哼一面跳出動作內容...

即興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必須熟練到音樂一放,就知道接下來的音樂會是怎樣的旋律和節奏,
甚至音樂還沒放,一講曲名,就知道整首音樂的架構為何。

那舞步呢?臨場想到什麼就跳什麼嗎?
當然不是,這麼做的話,頂多是一種「填空」,用動作「填完」一首音樂,也就結束了。
我們必須像編舞一樣,仔細聽過整首音樂,什麼樣的節奏和旋律,適合搭配什麼樣的動作,
而接下來又適合串接什麼樣的動作才會流暢。

經過這樣仔仔細細的分析,甚至和伙伴們討論演練,以確定這樣的搭配是恰當且具備美感和舞台效果的表演。

說到這裡,必然有人急著要問,那這樣和編舞有什麼不同?
當然不同!剛剛提到,我們對於搭配音樂的動作和串接要跟伙伴討論,
因此「我」有「我的意見」,「同伴」也會有「她的意見」,我們當然可以有不只一種動作的選擇和搭配。

而且因為有很多個選項,便可以在臨場表演時選擇最適合所有舞者體能狀況及技巧程度的動作來表演。

舉例來說,假設一首音樂可以拆解成8個片段,每一個片段只要能有2種選擇,就可以有2的8次方,也就是64種組合方式?
換言之,我們一首曲子在沒有任何閃失意外的情況下,就可以有64種表演方式,
而且這還是在沒有考慮隊形變化的條件下來計算,
這跟編舞的唯一模式相比,自然是大大的不同。


大致聊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對於基本的ATS即興技巧有一些概念,
也可以認同適度的編排與即興並不會互相衝突,
因此如果有機會讓大家在課堂上即興表演時,請勇敢大方地和同學們互相討論吧!
妳會發現原來不同的創意可以激盪出這麼多火花喔!

下次再來分享小鏡對音樂的解構方式
arrow
arrow

    fi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